新华网海南博鳌3月28日电(记者陈子薇)在3月25日至2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,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发表了题为“促进‘民心相通’,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”的演讲,强调了民心相通对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,介绍了缅甸中华总商会在经贸合作、文化交融和慈善公益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,并提出深化青年华商交流等未来倡议。在年会期间,以自贸港为主题,新华社记者采访了林文猛会长。
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。新华网发(受访者供图)
问:海南自贸港有什么优势值得关注?海南哪些元素能为侨商在海南兴业赋能?
答:我关注到海南自贸港的税收优惠,如加工增值超30%的货物内销免关税,吸引侨商布局粮油加工、食品制造等领域;以及海南的医疗开放政策,如博鳌乐城先行区允许使用国际创新药械,适合侨商投资医养结合项目。
在赋能元素方面,我关注当地的侨乡资源与文化交流,文昌南洋文化节等活动汇聚全球侨商,可推动“侨乡+航天”“侨乡+康养”等特色产业融合。此外,海南作为“双循环”节点,可联动东南亚市场,侨商可借此拓展跨境贸易。
问:海南与缅甸合作的优势在哪里?
答:在农业与热带资源方面,海南的椰子、胡椒、天然橡胶等产业经验可助力缅甸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。缅甸的沉香、玉石等特色产品可通过海南自贸港进入中国市场;在海南数字经济领域,双方可共建跨境数据平台;在海南的医疗、旅游经验,缅甸可学习借鉴;缅甸的文化旅游资源可通过海南自贸港推广。
问:有何创业经验与年轻人分享?
答:鼓励青年人有创新意识,积极在社团中发挥建设性作用。可紧抓政策红利,利用加工增值、免税购物等政策,布局跨境电商、健康食品等新兴产业;深耕本土特色,结合海南资源优势,如航天、椰子、橡胶产业等,打造差异化品牌,避免同质化竞争;可强化国际化视野并关注创新,学习侨商全球网络经验,主动对接RCEP和“一带一路”市场,同时注重科技应用,如数字营销、绿色技术等。此外,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也应受到关注,企业成功需兼顾社会效益,既助力社会发展,也提升品牌价值。